安徽省西遞村是一處以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,該村源於西元11世紀,發展鼎盛於14至19世紀。20世紀初,由於歷史上較少受到戰亂的侵襲,也未受到經濟發展的衝擊,村落原始形態保存完好。該村東西長700米,南北寬300米,居民三百余戶,人口一千多。西遞四面環山,兩條溪流從村北、村東經過村落在村南會源橋彙聚。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,古建築多為木結構、磚牆維護,木雕、石雕、磚雕豐富多彩,巷道和建築的設計佈局協調。村落空間變化靈活,建築色調樸素淡雅,是中國徽派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。 

DSC02791.JPG 

走進西遞村,只見村口是一片景色秀麗的水塘,順著水塘邊的石板小路進村不遠,一座古香古色的青色大石牌坊映入人們的眼簾。西遞雖經數百年社會的動盪,風雨的侵襲,半數以上的古民居、祠堂、書院、牌坊已毀,但仍保留下數百幢古民居,從整體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徵。 

jesseleeh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接下來終於要到了黃山之行的重頭戲往玉屏樓旁的迎客松前進,我沒看過迎客松的樣子,可是我知道這迎客松的圖騰在大陸人心目中是無比重要的,為什麼呢? 待會看到就知道了。

DSC02950.JPG  

到迎客松前會先經過送客松,這其實沒有迎或送的先後順序,是因為這棵黃山松的枝葉側伸好像作揖送客,所以被稱為送客松。不過這是第二代的送客松,原來的送客松樹齡約450年,由於樹齡老化雖經多種措施搶救仍然在2005年冬天枯死。現在的這棵松客松是離原迎客松較近,樹幹與原送客松形神相似,且該樹依託的背景與原樹相同,因此被選為送客松的接班人”。 

jesseleeh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 黃山真的是個名不虛傳的世界遺產,隨意一個景色都是中國潑墨山水畫的意境,但也因山路險峻,導遊一路都會不斷提醒:走路不看景,看景不走路。有時為了讓對面來的一群遊客,再想到旁邊就是懸崖峭壁,其實很多路段我都是扶著山壁走的。 

DSC02880.JPG 

黃山上並沒有任何可供機動車行駛的山路,所有的器材都是人工搬運上山的,於是看到這捲預計施工的纜線,兩頭綁了一根扁擔,這鐵定是民工一步步挑上山的,這真的是人力勝天的證明啊。 

jesseleeh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